
廈門易仕通科技有限公司
經營模式:生產加工
地址:廈門市同安區西柯福明路200號2#廠房
主營:吸塑盒吸塑托盤吸塑面罩,吸塑內托,吸塑包裝吸塑定制
業務熱線:0592-7618969
PET吸塑盒-廈門易仕通生產定制-PET吸塑盒廠家
廈門工業吸塑,廈門吸塑盒,廈門吸塑包裝
吸塑內襯打樣流程及注意事項
吸塑內襯作為產品包裝的保護部件,其打樣過程直接影響量產效率與成本控制。以下是打樣流程及關鍵要點:
一、材料選擇
根據產品特性選擇PVC、PETG、PS或環保PLA材料。電子類產品多采用抗靜電PETG(厚度0.3-1.5mm),優先級PS(0.5-2.0mm)。需提供材料透光率、拉伸強度等物性參數表。
二、模具制作
1.石膏模:適用于首版驗證(制作周期2-3天,成本約500元)
2.鋁模:精度±0.1mm,可重復使用2000次以上(制作周期5-7天,費用3000-8000元)
3.3D打印模:快速驗證復雜結構(24小時出模,表面粗糙度需后期處理)
三、成型參數調試
溫度控制:上加熱板120-180℃,下加熱板低10-15℃
真空度:-0.08~-0.095MPa保持6-12秒
冷卻時間:根據材料Tg點設定,PETG需強制風冷30秒以上
四、質量檢測項
1.尺寸公差:主體結構±0.5mm,卡位部位±0.2mm
2.跌落測試:1.2m自由跌落3次無破損
3.適配性:與產品間隙控制在0.3-1mm緩沖空間
常見問題解決方案:
-邊緣翹曲:增加壓邊框寬度至15mm以上
-厚度不均:調整加熱區功率分布,優化拉伸比(建議1:1.8-2.2)
-氣泡缺陷:預烘料片(60℃×2h)并控制吸塑速率<8mm/s
打樣需提供產品3D圖紙(STEP格式)、承重需求及運輸測試標準。建議制作3-5個漸進式樣版,逐步優化拔模斜度(≥3°)和加強筋布局。通過DFM分析可降低量產成本15%-30%,典型打樣周期為7-12個工作日。

吸塑包裝盒報價需綜合考慮材料、工藝、數量及定制要求等多重因素,以下為影響價格的詳細分析:
1.材料成本(占比40%-60%)
常用材料包括PET(食品級透明材質,單價8-15元/kg)、PVC(工業通用型,6-12元/kg)、PS(環保型,7-14元/kg)。以厚度0.3mm的PET片材為例,單個尺寸15×10×3cm的包裝盒材料成本約0.5-1.2元。材料選擇需注意:
-/食品包裝需FDA認證材料(溢價15%-25%)
-環保可降解PLA材料成本比常規高30%-50%
-防靜電處理增加0.3-0.8元/個
2.模具費用(首單關鍵成本)
-石膏模:800-2000元(適合樣品打樣,壽命約3000次)
-鋁模:3000-8000元(精度±0.1mm,壽命10萬次+)
-銅模:10000-30000元(超精密加工,微孔結構適用)
建議訂單量>5000件時將模具費分攤至單價(如3000元模具費分攤后每個+0.6元)
3.生產工藝成本
-自動線量產:0.15-0.3元/個(日產5萬件以上)
-半自動線:0.3-0.6元/個(日產500-2000件)
特殊工藝加成:
-多色印刷:+0.2-0.5元/色
-植絨表面:+0.8-1.5元/個
-超聲波焊接:+0.3元/個
4.訂單數量階梯報價
|訂單量(件)|單價區間(元/個)|
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
|100-500|2.5-4.0|
|500-3000|1.8-3.2|
|3000-10000|1.2-2.5|
|10000+|0.8-1.8|
5.附加費用
-設計費:500-3000元(結構工程圖+3D渲染)
-檢測報告:CNAS認證費2000-5000元
-運輸成本:江浙滬地區0.5元/kg,跨境海運加30%保費
報價示例
某吸塑盒(PET0.5mm,尺寸20×15×5cm,帶鎖扣結構,5000件):
材料費1.8元+生產費0.6元+模具分攤0.6元+滅菌處理0.4元=3.4元/個
建議獲取3家以上供應商的詳細報價單,重點關注:
①材料檢測報告原件
②模具所有權條款
③起訂量彈性
④次品率賠償標準(行業標準≤1.5%)

吸塑內襯環保性能分析及發展趨勢
吸塑內襯作為廣泛應用的包裝緩沖材料,其環保性能已成為行業關注焦點。本文從材料選擇、生產工藝及回收處理三個維度解析其環保特性。
一、材料環保性升級
傳統吸塑內襯多采用PVC材料,因其不可降解且含氯元素面臨淘汰。當前主流環保方案包括:
1.PET/PP/PS材料:具有可回收特性,其中改性PP材料回收利用率可達90%以上
2.生物基塑料:PLA(聚乳酸)來源于玉米淀粉,生物降解率在工業堆肥條件下達95%
3.再生塑料:采用PCR(消費后回收)材料,碳足跡較原生料降低40%-60%
二、生產工藝優化
生產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實現節能降耗:
?高頻電磁加熱技術較傳統電熱節能30%
?模內成型工藝減少15%-20%原料損耗
?水性油墨印刷替代溶劑型油墨,VOCs排放降低85%
三、循環經濟實踐
歐盟包裝指令要求吸塑制品回收率達65%以上。行業采取分層回收策略:
-單一材質內襯可直接粉碎再造粒
-復合結構采用物理分離技術回收
-生物降解材料需建立堆肥體系
日本東麗公司開發的納米纖維素增強PLA材料,在保持強度的同時降解周期縮短至12個月。
行業仍面臨成本與性能的平衡挑戰:環保材料成本普遍高出傳統材料30%-50%,且部分生物基材料耐熱性不足。未來發展趨勢將聚焦于:
1.開發生物復合材料
2.建立區域性回收再生體系
3.推廣可重復使用設計結構
隨著環保法規趨嚴和消費者意識提升,吸塑內襯正從"末端治理"向"全生命周期環保"轉型,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將成為破局關鍵。
